針對持續走高的房價,對房地產市場相繼出臺了國八條、房產稅、限購令等一系列緊鑼密鼓的調控政策,同時又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2011年計劃建設保障性住房1000萬套,今后五年,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將達到3600萬套,為了確保保障房的建設能夠真正落到實處,住建部還與各省級政府簽訂了“軍令狀”,把保障房的建設納入對地方政府的考核中。樓市調控政策可謂一波接著一波,調控力度達到了空前的高度,這也讓整個房地產市場都籠罩在“壓力山大”的陰影下。面對嚴厲的樓市調控,與房地產市場息息相關的樓宇對講行業也面臨著重大的挑戰。
其實仔細分析的樓控政策可以看出,調控的重點是房價,為的是抑制投機性的炒房行為,讓房地產市場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這一系列的調控政策可能會對商品房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大量保障房和公租房的開工建設,對促進整個房地產市場上下游的產業發展具有非常明顯的的拉動作用,這也從另一方面彌補了在商品房市場可能出現的下滑。
另一方面,從土地供應計劃中也可以看出,盡管大幅增加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規模,但商品房的用地規模并沒有被擠壓。根據國土資源部發布的《2011年全國住房用地供應計劃公告》,2011年全國住房用地供應計劃繼續大幅增加,全國住房用地計劃供應21.80萬公頃,與2010年全國住房實際用地供應量12.63萬公頃相比,漲幅達到72.6%,其中商品住宅用地計劃供應14.05公頃,占整個住房用地供應計劃的64.5%,與2010年實際供地9.3萬公頃相比增加51%;計劃供應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7.74萬公頃,占整個住房用地供應計劃的35.5%,與2010年實際供地(3.24萬公頃)相比增加138.9%。從這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大比例增加的土地供應讓住宅的總體面積仍有所保證,商品房仍然是住房建設主體,同時也會進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這讓安防業特別是樓宇對講等行業擁有了非?捎^的發展空間。
當然樓市的調控,勢必削弱了開發商的收入,開發商在選擇產品時為了控制成本可能會選擇更加經濟的產品和方案。同樣對保障房來說,選用的樓宇對講產品也是要求成本造價相對經濟實惠,功能上簡單實用,同時系統運行也要可靠穩定?梢灶A見未來樓宇對講市場的需求將會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中低端市場,這也為廣大樓宇對講廠商找到了新的市場契機。針對這一市場的特點,很多廠商也適時推出了適合市場需求的相關產品,比如冠林去年推出的一系列極具性價比的經濟型、普及型彩色可視對講產品,在保障產品基本功能的同時,讓用戶能夠以黑白室內機的價位,享受到高品質高清晰的彩色可視對講產品,這樣既可以幫助客戶打造優質樓盤,又能夠全面提升業主的家居生活品質,該系列產品一經推出就在市場上獲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很多用戶的認可。
保障房工程作為關系到百姓的民生工程,住建部要求保障房的建設要嚴把質量關,保障房的各種配套設施和服務也必須完善,但是由于保障房的產品價格偏低,利潤有限,有些企業為了追求短期利潤而偷工減料,向保障房項目提供了低劣的產品或者服務,這也為我們樓宇對講行業敲響了警鐘。樓宇對講作為與社會民生相關的產業,積極參與保障房的建設這不僅僅是整個產業的發展方向決定的,同是這也是一個肩負社會責任的安防企業所應盡的義務,如果企業僅僅只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而提供了低劣的產品和服務,這樣不但有損企業形象對企業的長期發展也會造成損害。
保障房選用的中低價位的產品并不代表產品的低品質,而只是精減產品的功能和配置,在產品的品質及可靠性穩定性等方面則萬萬不能夠縮減。至于如何在產品質量和產品性價比之間做到平衡,實現只減“配置”不減“質量”的目標,這就需要生產廠商投入大量的精力去進行攻克,既能夠滿足產品高性價比的要求,又不能以犧牲產品的品質為代價。
冠林在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也是一直著眼于長遠的發展戰略眼光,不計較短期的利益,努力通過自主創新和核心技術研發來打造具有品質優勢和高性價比的產品。比如一直困擾著樓宇對講行業小批量多批次的生產難題,冠林就投入了大量的研發精力去攻克,并成功實現了所有產品系列的板卡通用化,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的生產成本也得已大幅降低。此外,在生產過程中,冠林也是遵循幾十道高標準的產品制造工藝和組裝工序以及嚴苛的產品可靠性穩定性測試,這些都為鑄就冠林精益卓絕的產品品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樓宇對講企業在參與保障房的建設過程中,除了優秀的產品性能和實惠的價格外,良好的售后服務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樓宇對講產品對售后服務的專業度要求較高,在產品成功售出后并不代表銷售的完結,后續的安裝調試以及維護和保養也相當重要。為了保證后續的服務,冠林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