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玩具屬于可選消費品,品牌、產品、渠道都是玩具企業的競爭力之本。盡管各玩具巨頭具體的發展路徑各有差異,但從本質上看,他們的成功都來源于三者的有機結合。
隨著國內玩具市場規模的擴大以及玩具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國內龍頭上市企業將大有可為,目前仍處于尾部的三板企業同樣機遇巨大。相對于海外玩具企業而言,國內上市公司規模小,競爭力不及海外龍頭。同樣,與主板企業相比,三板企業的競爭力總體處于弱勢。三類企業的競爭力如何?他們的競爭力差異主要來源于什么環節?三板企業又該如何后來居上?
一 國內玩具企業起步較晚,制造屬性仍然顯著
海外上市玩具板塊以市場份額超過0.1%的海外上市玩具企業為代表,共包含13家海外上市企業。國內上市玩具企業板塊包含7家涉及玩具制造的上市公司。新三板玩具板塊中則包含27家掛牌企業。具體標的如表。
通過板塊間的對比,我們發現
1.海外玩具上市公司總體成立時間最早,品牌歷史最長。新三板掛牌玩具企業成立時間最晚,品牌歷史較短。成立最早的海外玩具上市企業為英國的火車模型制造商Hornby,成立于1907年,至今已有110年。成立最早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則為1998年成立的彩珀科教,至今歷史仍不到20年,品牌較為年輕。
2.海外玩具上市公司消費屬性明顯。國內玩具上市掛牌企業制造屬性更強。海外玩具都生產外部授權玩具或自有IP玩具,文化與消費性較強。國內主板及新三板玩具企業仍處于轉型階段,除主板龍頭企業奧飛娛樂、星輝娛樂兩家泛娛樂企業外,中小玩具企業的產品品類主要為靜態車模、電子電動塑料玩具等,IP與品牌的支持較弱,制造屬性更為明顯。
截至2017年6月30日,群興玩具、驊威文化兩家國內上市玩具企業均已將傳統的玩具業務剝離。但考慮到下文需比較個玩具公司近三年的財務數據,因而仍將兩家公司納入被分析對象中。
二 海內外玩具企業競爭力對比
國內企業競爭力迅速增加!
營收規模、盈利能力以及成長速度是企業競爭力的外在表現,國內企業規模雖小但成長迅速。三板企業有望突圍主板,主板有望誕生世界巨頭。
1.國內玩具企業規模雖小但成長較快,主板龍頭、三板優質企業成增長看點
近三年,以2016年末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計算,海外上市企業的平均營業總收入達到了百億人民幣級別、國內上市玩具企業的平均營業總收入達到了十億人民幣級別,而新三板掛牌企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僅為億元人民幣級別。三大板塊的平均營收規模間約存在10倍左右的差距。從營業收入增長率的角度看,新三板掛牌企業、國內上市企業、海外上市企業的增長率分別為34.79%、6.89%以及5.78%。盡管新三板企業目前規模小,但其增長率遠高于其他板塊。
從歸母凈利潤的角度可以得出類似的結論。近三年海外上市企業平均歸母凈利潤達8.30億人民幣,遠高于國內上市企業1.63億人民幣以及三板掛牌企業650萬人民幣的平均規模。從歸母凈利潤增長率的角度看,國內新三板掛牌企業利潤增速最快,兩年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128.46%,國內主板上市企業次之,海外上市企業增長率最低,僅為5.16%。
從增長速度看,國內主板企業的營收以及利潤規模有望向海外玩具企業靠攏。依托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國內的玩具巨頭完全有可能趕超海外龍頭水平,中國市場完全有可能誕生世界性的龍頭。同樣,新三板掛牌企業也有望趕超國內主板企業。從眾多中小企業中突圍而出的新三板頭部企業的表現印證了這一判斷。2014至2016年,新三板掛牌的頭部優質企業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增長均快于主板尾部企業。同時,兩類企業的營收及利潤水平已相當接近。
2016年,新三板上營業收入排名前五的企業在已經達到主板上市尾部企業一半的水平,新三板歸母凈利潤排名前五的企業已達到主板上市尾部企業66%的水平,趕超有望。
2.巨頭盈利能力強,優質三板企業盈利能力不斷提升
從毛利率角度看,新三板掛牌企業毛利率在三個板塊中排名最低,2014、2015、2016三年毛利率分別為21.90%、25.34%、28.74%。海外上市玩具企業毛利率最為突出,三年毛利率分別為45.81%、45.33%、44.91%。國內上市板塊毛利利率略遜于海外上市企業,但近年逐步有接近的趨勢。
國內及海外上市玩具企業的毛利率受規模、毛利率突出的泛娛樂型企業影響較大。由于三板不具有規模及盈利能力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