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玩具業發展態勢分析
過往一年,中國玩具發展態勢良好。2017全年玩具出口441.5億美元,同比增長31.2%,創下了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十年以來最大的增幅。中國玩具市場的成長同樣樂觀。目前中國已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玩具消費國,在全球玩具消費的占比中接近一成。綜合各方數據估測,2017年中國玩具市場整體消費68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6%,兒童人均消費約為295元。
中國玩具市場的成長,主要基于三大動力:
1、中國經濟數十年保持較快發展,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7年人均GDP達到了9481.2美元,與發達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2、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升級明顯。消費的水平和質量都在不斷提高。
3、中國“80后”、“90后”年輕一代父母的育兒觀念轉變,對玩具在兒童成長中的輔助作用有更好的認知度。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預測,加上電子游戲的消費額,在2021年,中國甚至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玩具及電子游戲市場。
玩具行業出口規模巨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玩具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 2017年中國玩具出口成績再次達到巔峰,全年玩具出口441.5億美元,同比增長31.2%。世界玩具市場上銷售的產品超過70%由中國制造,歐美市場更是超過80%。2018年5-9月中國玩具出口金額連續4個月增長,2018年10月中國玩具出口金額維持增長趨勢。2018年10月中國玩具出口金額為3056.1百萬美元,同比增長31.6%。
玩具出口產業集聚效應明顯
國內玩具的終端消費群體主要面對0-12歲的兒童,一方面隨著我國從計劃生育到政策調整再到全面二胎,政策端逐漸放開生育政策;另一方面現階段是第三次嬰兒潮的回聲潮期,上一輪人口高峰中出生的人口正處于適宜生育的年齡,雙力合推下有望帶來新一輪人口高峰,與新生兒和幼兒相關的產業將率先受益,玩具行業有望搭載人口紅利增加終端消費人群。而國內玩具出口主要集中在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福建五大省市,其中廣東省出口占比67.39%,是國內玩具出口量最大的省份。
增量新生兒推動玩具消費增長
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新出生嬰兒為1723萬人,出生率為12.43‰。2016年新出生嬰兒為1786萬人,雖然較2016年有所減少,但是總體人口在增長,所以還是呈上升趨勢的。隨著出生人口的不斷增加,玩具行業消費也在不斷上升。
中國玩具潮流前瞻
1、科技創新驅動玩具智能化。目前,無論是從政策、大眾認知還是實際應用來說,人工智能(AI)都處在良好的發展環境中。
從政策層面來看,我國大力扶持人工智能發展。去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規劃》指出,到203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看到“人工智能”寫入了報告!度嗣袢請蟆方庾x政府工作報告透露的十大黃金機會,將人工智能排在第一位。
近年科技創新層出不窮,“黑科技”助力玩具產業提升,并孕育巨大商機。玩具趨向智能化,是發展潮流之一。
2、玩具接入沉浸式娛樂體驗
AR(增強現實)玩具浪潮已橫掃兩年,但仍熱度不減。2016年AR抓精靈游戲Pokemon Go爆紅,是業界標志性的事件之一,隨即帶動了AR玩具熱潮,從靜態的繪本到動態的游戲,幾乎涵蓋所有傳統玩具品類。玩法也從簡單的盯著屏幕進行人機互動,發展到多人實時競技。進入2017年后,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科技公司乃至互聯網巨頭重金布局AR領域:蘋果(ARKit)、谷歌(ARcore)、Facebook(Camera Effects)、百度“度視”、阿里巴巴“阿里火眼”、騰訊“QAR”等等。這些優質的AR技術開發平臺,勢必進一步降低AR玩具的技術準入門檻,吸引更多玩具企業進入。
隨著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新技術不斷涌現、技術門檻不斷降低,玩具與沉浸式娛樂體驗的關系會越來越密切。
3、嬰童玩具突出個性化培養
2017年我國共有883萬二孩出生,已超越了一孩,占總出生人口的51.2%。同時相關的調查顯示,二孩家長在第二個孩子身上的玩具消費要比一孩家長高,但對童車、童床等耐用品的消費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