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母嬰市場的春天似乎并沒有過去。互聯網紅利還在繼續上升,再加上產業升級,母嬰市場儼然延伸至家庭市場,涉及親子、醫療、早教等多領域,因此有機構預計,兩三年內還會釋放超6000億元的規模。
去年出生人口減少63萬
“全面二孩”政策至今已有兩年時間。然而,去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均出現下降。2017年全年,我國出生人口比2016年減少63萬人;出生率下降了0.52個千分點。其中,二孩出生占比進一步提高,達到51%,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一孩出生占比42%,下降5個百分點。
有觀點認為,出生人口下降,可能會成為常態,進而對憧憬紅利的母嬰產業形成沖擊。不過,華商記者日前采訪發現,有業內人士認為,母嬰市場向家庭消費市場延伸,會帶來更大的市場機會,未來兩三年內會釋放超6000億元的母嬰市場規模。
易觀分析師陳宇對華商記者說,“眾所周知,生育率降低,主要還是由于長期生育限制,生育觀改變等導致的民眾整體生育意愿走低,這其實都在預料之內。但是母嬰的市場份額仍然是在不斷提高的,一方面,移動互聯網紅利仍有余溫,另一方面,消費升級的趨勢也是不可逆的!
新生兒紅利并未消散
有母嬰店銷售增長超五成
新生兒紅利并未消散,這一點在陜西乃至西安市場顯得比較突出。華商記者查詢發現,2010-2015年,西安每年的出生人數一直在8萬多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的2016年,出生人數增至10.12萬人,出生率也升至11.54‰。
“全面二孩”政策所帶來的人口增量在部分地區仍然存在。在陜西某連鎖母嬰品牌金姓負責人看來,即便新生人口在短周期下降,對母嬰產業鏈的影響也不大。隨著消費升級的需要,孩子的各項消費支出都在增長。特別是西安這樣的省會城市,人口屬于凈增長,“所以行業紅利不是主要問題,關鍵是能不能提供優質的產品!
紅孩子西安地區運營總監王明貴告訴華商記者,目前在西安已有兩家店,自開業以來銷售規模月度環比增長50%以上,從日常的銷售數據中可以看出,以鞋服、玩具為代表的非標品消費占比呈現上升趨勢,玩具上升25.6%,服紡(服飾紡織類產品)上升62%。
在政策和市場紅利的刺激下,去年開始,西安就形成了一股母嬰用品店的開店潮。上周三下午,華商記者在西安友誼路、含光路等路段看到,多家小型母嬰用品店,都掛著促銷橫幅或打折招貼。有的是買夠一定數額立減現金,還有的買一送一!澳昴┎桓覊贺!庇械曛鳠o奈表示,奶粉雖然走貨比較快,但是有保質期限制。年前要結算房租等開銷,只能盡快銷售避免貨物積壓。由于折扣力度不同,同款商品的價差也令人吃驚。以某款德國進口240ml寬口徑玻璃奶瓶為例,在含光路附近一家母嬰用品店以119元的標價出售。而在不遠處的另一家店內,對于同款奶瓶店主給出了5折的折扣。
有行業人士指出,現在母嬰店是很火,但由于入行門檻低,在缺乏明確行業經營限制的前提下,終端市場仍然處于零散狀態。其中典型的表現就是:有些小型的新開門店靠賣對手的貨品來打開市場,竄貨現象嚴重,有些缺乏明碼標價,大打價格戰,對產品利潤造成影響。
諸多互聯網巨頭角力
母嬰用品網銷破3800億元
有數據預測,2017年中國母嬰產業整體規模將近2.7萬億元,2018年將突破3萬億元,未來十年,每年將保持20%-30%的高增長率。
根據易觀最新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母嬰市場趨勢預測2014-2020》顯示,2017年中國母嬰用品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3877.5億元人民幣,相比2016年增長32.3%,預計到2020年中國母嬰用品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6637.2億元人民幣。
另據艾瑞咨詢預計,到2018年末,中國母嬰家庭群體規模將達2.86億,以家庭為單位的母嬰經濟正在迅速崛起。
華商記者計算發現,去年我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2016年出生1786萬人,2015年出生1655萬人,而去年母嬰用品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3877億,按照這些數據,以1—3歲幼兒為該產業鏈參考指標進行計算,根據目前業界機構和專家的統計來看,母嬰孕嬰產業線上線下的銷售比重約為3.8比6.2,這樣算下來,去年全國1-3歲小孩平均每位花費約2萬元。
從市場格局來看,去年三季度線上母嬰零售市場大部分被品牌電商平臺所瓜分。算上線下市場,瞄準該行業的商家就更多了。華商報記者查詢發現,一家在全國94個城市開了185家門店的兒童用品娛樂品牌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