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奶粉市場竄貨橫行之時,企業和渠道將面臨著更大的壓力,被動或主動卷入,傷害其形象和價格盤。當然,市場大規模竄貨行為的出現,并不全是企業或渠道主動介入,更是有著行業和大環境以及消費行為轉變的諸多因素。當競爭越來越激烈,竄貨似乎也和價格戰一樣,成為常態化發展。
奶粉市場竄貨幾成常態
奶粉行業的競爭愈演愈烈,在產能過剩和價格戰常態化的競爭壓力之下,市場中的竄貨行為越來越猖獗。企業和渠道面對積壓的庫存,面臨著接近產品有效期的危機,不得不選擇采用竄貨的形式,進行清理庫存,提升業績,減少成本帶來的壓力。
盡管市場對竄貨非常厭惡,但很多品牌和渠道或主動或被動地卷入其中,被市場的大潮挾裹著前進,參與其中。這不僅傷害到渠道,也讓企業的價格盤混亂,部分企業深受其害。
奶粉市場的競爭,不僅僅是對企業優勝劣汰的選擇,更是奶粉行業二次洗牌,不斷改變市場的格局,讓行業布局下一輪穩定的賽道。
眾所周知,兩年之后的新國標將正式施行,企業在此期前生產的產品,也會競相在有效期來臨之前完全清空。隨后則是在符合二次注冊制標準的產品市場上競爭,或許這會是竄貨持續時間的一個節點?
同時,奶粉市場的格局,也隨著競爭趨于穩定,在洗牌淘汰賽中留存下來的企業,找到了自身的市場和排名,此時也許會為當前的竄貨畫上句號,市場將迎接開啟新的競爭之路。
疫情、消費行為、動銷不力滋生竄貨土壤
縱觀奶粉市場的發展,在以前的發展歷程中,也能看到竄貨的蹤跡,但其規模和態勢,遠遠無法和今日的竄貨市場相比較。實際上,竄貨也是伴隨著奶粉市場的發展而存在,從未消失。當前奶粉市場所處的環境,也是前所未有,各種因素的疊加,滋生了竄貨的土壤和溫床。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奶粉行業的進程和企業的計劃,從客觀層面加劇了市場競爭。疫情的特殊性阻擋了奶粉的正常運輸物流,門店銷售渠道重創。在線上新興渠道的沖擊下,門店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中走向轉型,主動或被動尋找更多出路。
隨著消費群體對健康意識的重新認識,以90、95后為主力的新生代消費群體,其消費習慣和行為與傳統的模式大相徑庭。這也從消費群體的角度,迫使奶粉市場不斷改變,適應新消費群體的習慣。新生代對大品牌的信任和高性價比產品的追求,融合了低價、優惠、高品質、大品牌等因素的產品,更受消費群體歡迎。而市場上的竄貨,正好符合這些特質,為竄貨埋下了消費需求。
同時,基于品牌追求銷量不斷向渠道壓貨,給渠道帶來很大的壓力。當渠道面臨企業壓貨,市場動銷不力的雙重壓力,也會以想方設法加速出貨的頻率,比如在門店竄貨,建立竄貨群,甚至組織地下竄貨市場,以此完成廠家的任務,提升業績。
無論是客觀大環境還是消費群體行為變化,或是當前市場動銷面臨的現狀,都為竄貨行為打開道路,這也是市場竄貨屢禁不止的原因所在。
實力強大者勝出
去年的疫情,使得奶粉市場價格戰空前混亂,也開啟了奶粉市場大規模竄貨的空間。導致市場上不同規模實力的企業和渠道,都加入到竄貨的行列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市場竄貨由誰先開啟,主動或被動加入,竄到最后,都是實力和競爭力弱的品牌或渠道先死。竄貨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和競爭一樣,上演著優勝劣汰的游戲規則。
渠道中的區域連鎖和全國連鎖,還能依靠規;瘍瀯莺妄嫶蟮臅䥺T系統,以及多年運營經驗建立的消費基礎和信任,在一段時期內尚可抵御竄貨的攻擊。而競爭力弱的小店則生存機會渺茫,有可能被竄貨吞噬。
奶粉企業也不例外,竄貨雖然短暫地提升了業績和清理庫存,解決了眼前的危機和壓力。但是對于將來的發展和市場渠道管理,則埋下了很大的隱患和困難。大企業尚可運用品牌影響力和品質維護渠道,中小品牌則面臨著被優化或轉型的命運。
加強管理解決根源問題
實際上,竄貨對于市場銷售來說,當屬不正常的銷售行為,是行業某個階段的特殊結果。如何化解竄貨的難題,解鈴還須系鈴人。對奶粉企業廠家來說,打擊竄貨管理市場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企業在奶粉市場長期運營,市場價格盤和渠道管理,維護市場正常運營和穩定的價格盤,不僅是企業的責任,更是企業謀求長久化利益的法寶。
一直以來,企業對于市場上出現的竄貨行為,都持有大力打擊的態度。企業維護品牌形象開啟渠道治理竄貨動作。不過基于治理竄貨的方案和執行能力,導致一些企業打擊竄貨效果不明顯,以致品牌形象受到損失,降低在消費群體心中的地位。
企業的根基和市場影響力以及市場份額,都是借助渠道來完成,消費群體也是通過渠道體驗品牌的質量和專業性。渠道是聯系消費群體和企業的紐帶,在行業競爭激烈,生存艱難之時,更應該做好渠道管控,彰顯企業的責任心。
奶粉市場的發展,必將伴隨著繁榮時期和低谷時期。企業在面對低谷時期,尤其是當前競爭激烈,竄貨橫行之時,更應該做好調控。在經歷低谷時期的歷練之后,面對繁榮時期也會更加從容應對市場變化。